5月10日,随着最后一节拱肋成功嵌入,开云品牌官方 承建的贵平18标拉密河特大桥钢管拱肋顺利合龙,项目建设者们历经14个月,克服艰难险阻,打通高山阻隔,一道“长虹”飞架两岸。
拉密河特大桥位于平塘县者密镇境内,跨越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,是贵平高速全线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。该桥为非对称中承式钢管拱桥,全长206米,主跨176米,桥梁宽40.8米,全桥共18个拱肋吊装节段,7道横撑,是国内在建高速公路中最宽的不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。
拉密河特大桥两岸桥墩处于陡峭山体之上,面对场地限制、拱肋节段质量大、起吊荡移角度大、索鞍滑道横移摩擦系数大、吊装精度高等“卡脖子”问题,项目部以“交建先锋·红星在一线”党建品牌为抓手,“党员先锋队”“青年突击队”带头攻坚,超前谋划、精心组织,探索“党建+质量”“党建+安全”创新做法,党员带领“质量监督员”“青安岗”常态化开展安全、质量隐患排查整治,助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。
针对痛点难点,项目部强化过程监督,严格控制施工工艺,细化安装步骤,着力攻克关键技术问题。首次采用单侧不对称吊装工艺,通过“载重横移+荡移”创新工艺,有效避免了吊装与扣索碰撞,解决了场地受限、拱肋载重过大的问题,索塔系统最大承载力为160吨,拱肋最大吊重达104吨。
利用“单侧卷扬机循环牵引系统”,在单岸设置单台卷扬机进行循环牵拉,极大节省了人工、材料成本。采用“重力式+岩锚复合式锚碇”对锚碇受力进行双重加固,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,有效降低了安全生产风险。在索鞍系统中底板设置钢板和“四氟乙烯板”,降低索鞍滑道摩擦力,使吊装过程更加“顺滑”。
利用北斗传感器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,通过采集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智能化监控,精准对扣背、承重、起重、牵引索索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动态实时监控,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拱肋合龙口高差和间距,确保实现“零误差”精准合龙。
拉密河特大桥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当地交通状况,将沿线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,为发展“交通+旅游”增添新活力,促进当地经济发展。